中國西藏網(wǎng)訊 12月26日晚,建功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——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發(fā)布活動在拉薩舉辦,10名先進個人代表(含1個集體)榮獲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榮譽稱號。
圖為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獲獎者合影留念 圖片來源:拉薩發(fā)布
據(jù)悉,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評選對象主要是曾經(jīng)榮獲市級以上各類先進典型的團隊和個人,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。本次榮獲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榮譽稱號的分別是:扎根基層一心為民的“牛書記”馬安陽、用愛陪伴孩子成長的“職業(yè)媽媽”尼瑪卓嘎、堅守初心的人民教師馮興娟、飛翔在“黑色”世界里的雄鷹尼瑪旺堆、高原上的黑頸鶴守護者旦增、“兩山”理念的模范踐行者索朗羅布、逆行救火的最美“的哥”常海僧、用赤子之心回報家鄉(xiāng)的海歸德慶玉珍、用腳步丈量轄區(qū)每一寸土地的人民警察扎西次仁以及最美天路守護者堆龍德慶區(qū)鐵路護路隊。
圖為馬安陽(左)和尼瑪卓嘎(右)領獎 攝影:德吉卓瑪
馬安陽曾經(jīng)是一名戍邊衛(wèi)國的優(yōu)秀士兵,如今是一名扎根鄉(xiāng)村振興第一線的基層干部,從“門外漢”到“行家里手”,他自學鉆研牦牛養(yǎng)殖技術,帶領鄉(xiāng)親們致富奔小康。他用熱血、汗水與擔當書寫了感人至深的奮斗篇章,在日措村發(fā)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,也為廣大基層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,激勵著更多人在鄉(xiāng)村振興道路上奮勇前行,為實現(xiàn)共同富裕目標不懈努力。
尼瑪卓嘎是拉薩SOS兒童村的職業(yè)媽媽。2000年9月至今,她先后照顧了17個孩子。面對一群來自不同地方、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,她用8700多個日夜守護,換來了孩子們的茁壯成長。她的奉獻精神如明燈,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,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,也激勵著更多人關注和投身兒童福利事業(yè)。
圖為觀眾為“感動拉薩”十大人物獲獎者鼓掌 攝影:德吉卓瑪
馮興娟是一位堅守在教育一線的人民教師,從事教育工作的30年里,她從教師、科室主任到校長,職務一直在變,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教育事業(yè)的摯愛。馮興娟用最好的年華滋養(yǎng)孩子,初心如磐,從未改變。她是教育路上的執(zhí)著行者,用一生詮釋著對教育事業(yè)的無限忠誠與熱愛,激勵著更多教育工作者堅守初心、砥礪前行,在教育的田野上播撒希望,培育未來的棟梁之才。
圖為尼瑪旺堆分享自己的故事 攝影:德吉卓瑪
尼瑪旺堆出生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,3個月大時,眼睛因疾病感染,雙目失明。2002年尼瑪旺堆進入拉薩盲童學校學習,開啟了非凡人生。他精通藏漢英,喜愛登山、跑步、閱讀盲文書籍,還將自己故事寫進《我不要三天光明》傳記,激勵更多人。他還登上過TED演講臺,在哈佛、北大等學府演講近700場。他取得的成就背后,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與艱辛,他不屈命運、戰(zhàn)勝自我的勇氣和毅力,如璀璨星光,激勵著無數(shù)人勇往直前,讓人們明白,只要心懷希望,堅定信念,即使身處黑暗,也能如雄鷹般振翅高飛,綻放生命的華彩。
圖為旦增(左)和索朗羅布(右)領獎 攝影:德吉卓瑪
旦增是一名黑頸鶴守護員,巡護、投喂、救助是他的日常工作。因為十年的堅守和默默付出,他和來這里越冬的黑頸鶴結下了不解之緣,更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大自然的熱愛、敬畏與擔當。2024年11月,旦增因在黑頸鶴保護方面的卓越貢獻,成功上榜第三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。
索朗羅布是拉薩市當雄縣格達鄉(xiāng)人,從在海拔4000多米的荒地上種下第一棵樹起,12年間,索朗羅布戰(zhàn)風沙、斗荒漠,帶領村民植樹造林,誓將荒地變“綠肺”。12年間,他憑非凡信心與付出,累計貸款170余萬元,種樹8萬余棵,筑起1000畝防護林帶,讓家鄉(xiāng)的沙地變成“綠洲”。12年間,他用實際行動證明,只要心懷夢想,持之以恒,就能在困境中創(chuàng)造奇跡,讓大地重披綠裝,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圖為主持人對常海僧(左二)和德慶玉珍(右二)訪談 攝影:德吉卓瑪
常海僧是一名出租車駕駛員,每天穿梭在拉薩的大街小巷,用微笑傳遞這座城市的魅力。他也是一名學雷鋒志愿者,在危急時刻奮不顧身,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和財產(chǎn)損失。過去三年,常海僧和雷鋒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免費接送老人1268人次、殘疾人206人次、愛心送考116人次,歸還乘客遺失的手機116部、重要物品115件、筆記本電腦1臺、車鑰匙8把、現(xiàn)金5000余元,他們用滾動的車輪傳遞著“拉薩溫度”。
德慶玉珍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西藏拉薩人,2006年以西藏班文科狀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。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家鄉(xiāng)的熱愛,2016年起,德慶玉珍團隊在西藏七地市為近萬名孩子提供教育支持和心理引導。針對困境兒童、婦女、孤寡老人、殘疾人等開展千余場公益活動,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,惠及超10余萬人次。
圖為扎西次仁(右)和堆龍德慶區(qū)鐵路護路隊代表敬禮 攝影:德吉卓瑪
扎西次仁是一位當雄縣烏瑪塘鄉(xiāng)的包村民警,他對自己的職業(yè)充滿無限熱愛。為了摸清轄區(qū)的底數(shù),他寫滿了11個筆記本,為了服務好每一個群眾,他雙腳沾滿泥土,跑遍每家每戶。扎西次仁的故事如明燈,照亮轄區(qū)每一個角落,溫暖每一位村民的心,也為廣大公安民警樹立了光輝榜樣,激勵著更多人在平凡崗位上成就非凡事業(yè)。
堆龍德慶區(qū)鐵路護路隊長期在青藏鐵路沿線執(zhí)勤、巡線、排查隱患、處置特情,默默地守護著“天路”的安全與暢通。70公里的青藏鐵路堆龍段共有300多名護路隊員,18年來的日夜堅守中,他們以青春和熱血創(chuàng)造了“全區(qū)護路看拉薩,拉薩護路看堆龍”的“人間傳奇”。他們以青春和熱血,換來鐵路安全通暢,如巍峨高山,屹立于青藏鐵路旁,成為最美天路守護者,他們的奉獻與犧牲,保障了鐵路運輸安全,也詮釋了堅守與擔當?shù)膫ゴ笠饬x,值得我們致以崇高敬意。
一個個令人動容的名字背后是一段段催人奮進的勵志故事,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看見了“善”與“愛”,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激勵我們在新征程上奮勇前行。(中國西藏網(wǎng) 記者/德吉卓瑪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